干冰清洗(dry ice blasting)又稱冷噴,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和載體,以干冰顆粒為被加速的粒子,通過專用的噴射清洗機噴射到被清洗物體表面,利用高速運動的固體干冰顆粒的動量變化、升華、熔化等能量轉換,使被清洗物體表面的污垢、油污、殘留雜質等迅速冷凍,從而凝結、脆化、被剝離,且同時隨氣流清除。干冰清洗無磨損,不會損傷物體表面,無毒介質不損害操作人員健康,且不使用腐蝕性化學品,不影響周圍環境。
第一次有記錄地使用干冰噴射技術進行清洗是在1945年秋末,美國海軍。美國海軍最早進行干冰噴射實驗的是炮臺維修人員和船廠維修人員。他們進行這些實驗是由于需要一種磨蝕性較小的清洗方法。在噴冰之前,主流的清洗介質是噴砂。
第一個干冰噴射專利。1959年,聯合利華公司為他們的干冰噴射系統和技術申請了專利,目的是為了干凈安全地從骨頭上去除動物肉。這是干冰噴射在食品加工行業的首次應用記錄,并很快被其他食品加工廠采用。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至中期,C.H. Franklin、C.C. Wong和E.E. Rice被認為創造了第一個用于爆破介質的二氧化碳顆粒。此后,工業研究和開發工程師們開始嘗試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大規模生產干冰顆粒。
20世紀80年代末,第一臺干冰噴射機被用于商業和工業部門。這些干冰噴射清洗機笨重、沉重、昂貴,而且使用極高的氣壓,每平方英寸高達210磅以上。
干冰噴砂清洗設備和技術隨著優越的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噴嘴、CO2介質混合/輸送、機器外殼結構和便攜性的發展而進步。
2012年,Coulson Ice Blast發明并研發了世界上第一臺濕冰噴射機,使操作人員只需輕觸按鈕即可使用濕冰介質。這一創新極大地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應用的可能性,并確保了一個具有成本效益、環保和健康意識的清潔解決方案。